哈工大因多裝空調引起爭議,學生很高興,家長卻說東北明明不熱

哈工大因多裝空調引起爭議,學生很高興,家長卻說東北明明不熱

“謝謝哈工大”,這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對母校發出的由衷讚歎。哈爾濱工業大學,是國防七子中具備較高知名度的院校。

在這個人人嚮往留學和利己的時代,名校不崇洋媚外而是更多地發展愛國教育,屬實是一股清流。但任何大學都不是完美的,而且做出什麼舉動,也註定不可能讓所有人都認同。

哈工大因多裝空調引起爭議,家長:東北明明不熱

“宅子现5喜,家中出能人”,5喜是什么呢?可能你家里面也会有

筆者讀大學時,曾經有位老師講過這樣的話:他們那個年代,最大的一個誤解,就是認爲“苦難造就人才,好環境使人安逸”。

他認爲,給學生提供好點的硬件環境,學習時纔可以減少身體和精神的痛苦,注意力更集中。然而,現實裡其實“吃苦就是好”的思維,這些年過去了還是沒有完全改變。

哈爾濱工業大學,因爲多裝了空調,引起很多爭論。原來,這起源於那位同學曬出的配置。衆所周知,北方的高校並不是每個都有空調。

或者確切地說,很多大學儘管給學生宿舍安空調,也僅僅是安裝在留學生和輔導員宿舍。至於大多數內地的“普通生源”,可沒這條件。

哈工大拉來新的空調,就是說每個寢室標配是2臺。學生們得知非常開心,這樣就可以免於酷暑季節的痛苦;有些男生火力壯,冷風力度也能大些。

王鹤棣出任太平鸟全球品牌代言人 演绎舒适内核,共赴自在新旅

但這樣的舉動,評論區也有不少網友表示難以接受。2臺難道不是鋪張浪費嗎,真的有必要花這個錢嗎?

亚运会网球中国几乎难逢敌手,相关人士解释王曦雨徐一璠落选缘由

高校的經費,說到底是通過稅收等方式,最後分配給大學用於教育。這令部分網友認爲是在浪費資源,質疑經辦人是否拿了好處。

亚太时间

還有比較典型的評價,來自家長們。有人直言:想當年我上學時,宿舍10個人,還是南方,照樣忍忍就過去了。現在的學生太矯情了,東北明明不熱,爲何要配空調?

iPhone 15工程机证实了普通版本的灵动岛以及Pro版的动作按钮

這類家長認爲,當代學生不能吃苦,跟教育過程中太呵護有關。他們覺得東北很涼快,熱的時間也就幾天而已,不該把錢用在這上。

從“媽媽覺得你冷”,到“網友覺得你不熱”

上海机场:今年两场8月境外航班量恢复至65%

每當提及使用空調的事,似乎經常能引起爭論,無論家庭當中還是學校配套設備。似乎經常有人會覺得,開空調就是“矯情”。

马背上的公主

這讓筆者不禁想起了曾經的段子:有一種冷,叫做“媽媽覺得你冷”。很多同學小時應該有這種體驗,明明自己不覺得寒冷,但家長或老人總是給穿得很厚實。

OPPO&一加开启双品牌:OPPO未来三年单独为一加投入100亿

忍到學校再偷偷脫下來。而現在變成了學生們感覺夏天很熱,迫切希望學校能安空調。可很多網友看不過去,認爲把年輕人“寵壞了”。

理由是:大學是學習的地方,不是享樂去;以前那麼熱、條件那麼差,大家不都是這麼過來的嗎?有時這種言論弄得挺無語的,學校確實是學習的環境,但避暑怎麼就等於享受呢。

其次,如果條件允許,爲何非要“艱苦卓絕”呢?我們中國學生,難道生來就是爲吃苦而存在,不苦就代表不是好學生嗎?

但更大的問題是,這類家長往往很難設身處地地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。小到一個家用電器,大到高考志願、就業、結婚等事宜,估計都很難理解學生的選擇。

早自习辅导课「零考试」 教团批:以假自主学习讨好学生

爲何大學生喊熱,會有那麼多網友就是不相信,一切都能用“矯情”解釋呢?筆者分析幾個原因。一是這類網友可能沒怎麼出過遠門,不理解祖國幅員遼闊,各地不是想象的樣子。

南方和北方的熱,各有各的不同。認爲東北肯定涼快,不需要開空調,不妨來這裡看看商場、居民樓有多少空調。

二是家長們沒有住過集體宿舍,也沒有體會過頂着高溫學習的感受。所以他們不知道酷熱天氣下,一個狹小的大學宿舍內,好幾名學生是什麼狀態。

保罗:我已经原谅了哈登,对于76人和勇士的交易方案我已表达意见

三是缺少動態的眼光,最常用的話就是“想當年怎樣怎樣”。可是當年還沒有全球變暖和溫室效應,夏天的感覺跟現在完全不同。

陰天神隱 小說

【結語】哈工大在沒有安裝空調之前,其實曾經因爲宿舍酷暑一度令學生們在網上發文求助。那時僅教師的行政樓等地開冷氣,所以許多人拿着被子打地鋪。

五股超商ATM抢案犯嫌「1老带2小」 最小的才16岁

現在能多配備空調,是高校在改變缺點,也是重視大學生體驗的表現。也有不少家長表示支持,認爲這總比拿去給留學生玩樂強得多,我們爲何不能接受自己的學生過得舒服些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