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17日,霧霾突襲湖南長沙,城市樓羣若隱若現。(中新社)
15日中午,大陸全國兩會閉幕,北京人發現:霧霾又來了。這可不是心理作用,根據美國大使館公佈的北京24小時空氣質量指數(AQI),12時之後,原屬「輕度污染」的空氣質量立即惡化成「中度污染」。
按污染嚴重程度,AQI分成優良、中等、輕度污染、中度污染。5日,全國人大開幕,6日北京AQI仍處於中等;很快的,7至10日AQI都處於優良,北京民衆和3千多名採訪兩會的中外記者都見識到北京藍天之美,但11日惡化成輕度污染;不過,12至14日AQI又回到優良;可惜15日中午全國人大一閉幕,大家只得跟北京藍天說再見。
在15日的記者會上,有陸媒問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:這幾年霧霾成了百姓心中的痛點,嚴重地影響大家的生活,但是每當重大活動來的時候藍天就回來了,大家都興高采烈地拍照、刷朋友圈;請問總理,怎麼樣才能讓這樣持續的藍天不再是奢侈品呢?
李克強迴應稱,霧霾問題的確是百姓的痛點,政府將爲此設立專項基金,不惜重金組織最優秀的科學家把霧霾形成的未知因素找出來,使治理霧霾更加有效。他強調,大自然的陰晴風雨不是人類能支配的,但是我們可以支配我們的行爲,可轉變我們的發展方式;他和大家的心情一樣,霧霾要治理,藍天在未來不會,也不應該成爲奢侈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