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地標豐富假期生活

文化地標豐富假期生活

原標題:博物館遊、非遺體驗遊、電影打卡遊……海南文旅融合玩法多  文化地標豐富假期生活

本報椰林10月2日電(記者劉曉惠)潟湖水岸,千年漁港,一座形似“疍家帽”的博物館靜靜矗立。遠處,大大小小的漁船出海回港;近處,來來往往的遊客參觀遊覽。這是不久前落成的海南疍家博物館,坐落於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,傳統與現代融合,歷史與未來交匯,假期裡,這裡已成爲海南旅遊的新打卡點。

北京的房子真是有价无市!本想卖掉北四环的房子,两个月了没人买

10月2日下午,上海遊客柳絮一家三口從三亞驅車來到疍家博物館。進入展廳,一塊長30米、高6米的大屏呈現眼前,在半包圍式的沉浸式空間裡,三折幕影片把疍家“生於南海、勇闖南海”的生活帶到觀衆眼前,柳絮此刻也深切感受到了疍家文化的魅力。

柳絮告訴海南日報記者,以前他們一家來三亞遊玩,總會專程到陵水疍家漁排吃海鮮,但是對疍家文化的瞭解也僅停留在“以船爲家的漁民”。“參觀了疍家博物館,我們對疍家的歷史、民俗、文化有了更深的瞭解。”柳絮說,自己10歲的孩子逛完博物館後對疍家文化特別感興趣,強烈要求住一次疍家漁排民宿,“原原本本”體驗疍家人的生活。

海南疍家博物館運營專員劉青林介紹,該館自9月22日開館以來,已接待超過萬名遊客,國慶節當天入館客流超過2000人次。據悉,海南疍家博物館是集旅遊觀光、文化保護與文化創新爲一體的綜合體,致力於打造成涵蓋生態、民俗文化的旅遊綜合目的地,讓更多人瞭解疍家文化。

明起防小犬强风豪雨 最新各国都估「会登陆」

文化地標是一個地方的旅遊名片。近年來,海南的文化旅遊市場持續升溫,博物館、文化館、歷史建築、書店書屋等各類文化地標成爲熱門參觀地、網紅打卡地,與人們產生緊密的情感連接、文化認同。

刘致荣抗韩守胜用不到 正牌终结者潘文辉对香港暖身飙速157

恋爱旧衣回收箱

入館的觀衆排起長龍,停車場一位難求,展廳內人頭攢動……假期裡,海南省博物館人氣旺盛,前來參觀打卡的市民遊客絡繹不絕。省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,9月29日至10月2日,省博物館共接待遊客3.7萬餘人,其中國慶節當天接待遊客1.3萬餘人,創省博物館日參觀人數新紀錄;10月1日、2日參觀人數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長411%。其中青年觀衆佔總人數73.8%,成爲“博物館遊”的主力軍。

都市之冥王归来

“帶孩子來博物館是我們的假期必選動作,這裡不僅有歷史文物,還組織了各式各樣的活動,是孩子的第二課堂。”10月1日,海口市民賀柏柯帶着孩子來到省博物館,參觀展廳、參加“貼畫迎佳節”活動,表示希望通過逛博物館,讓孩子對家鄉有更深的認識。

批「Lin bay好油」打破社会信任 王婉谕:让真正被恐吓者难发声

假期裡,不僅是室內的博物館受到熱捧,在民俗資源豐富的瓊州大地上,許多“天然博物院”也上了打卡的人氣榜。

走進東方市白查村,茅草鋪頂,草泥糊牆,一座座形似倒扣木船的船型屋錯落分佈,給人一種原始、古樸的自然之美。許多遊客慕名前來探訪這“黎族最後的精神家園”。

白查村裡還有一家黎族文化館,這裡有黎族的特色織錦和黎族陶藝品,在這裡,遊客可選購非遺產品,近距離感受黎族特色民俗文化。“這些黎錦編織或點綴的圍巾、提包、草帽很受歡迎,各式各樣的非遺文創產品已經融入了旅遊消費、大衆生活的日常。”白查村黎族文化館相關負責人說。

不僅有得看、有得買,白查村還拉長“旅遊+”產業鏈,用好白查村的黎族文化招牌,打造了白查驛站,推出特色民宿、特色餐飲,讓遊客親身體驗黎族文化。

“這個假期我們的民宿基本上都是滿房狀態。在吃的方面,黎家魚茶、撈葉蝸牛黎陶魚塊、白查炸蛋等美食都很受歡迎。”白查驛站餐飲負責人卞惟斌說,這個假期白查村的旅遊很火熱,驛站每天都能有過萬元的經營收入。

防台抢菜!全联增3倍蔬果生鲜优惠 泡面罐头、甜点也下杀

清水灣自由燈塔、海南富力海洋歡樂世界、日月灣濱海公路、海南大學儋州校區……不久前,《消失的她》《孤注一擲》等熱映電影帶火了海南這些取景地。這個假期,不少市民遊客跟着電影打卡,感受鏡頭感十足的海南。

10月2日傍晚,遊客曲靜來到陵水清水灣自由燈塔,伴着夕陽餘暉和燈塔來了一張合影,並配上文案發布在朋友圈。她說:“來陵水旅遊,專門找到電影裡莫沙燈塔的取景地,和電影來一場‘夢幻聯動’!”